“五一”不停工,建设者抢抓施工“黄金期”
9092 2025-04-30
“咱们不要怕麻烦,构件的吊装过程中必须有效牢固的固定,这批构件是整个工程中吊装重量最大的一次,再检查一遍各处卡扣、绳索,我们陪着你们……”清晰严肃的声音盖住了现场周边各种噪音。
据了解,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冶金公司承建的江苏永钢项目地处长江以南,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候特征,春秋是多风多雨的,冬夏是冷暖鲜明的,就像是随机换挡,一会儿一个样。但不论什么样的外在阻碍,由项目安全员、技术员、质量员组成的“技术安全小组”成员的身影总会像“永不消失的电波”那样穿梭在工地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这也是安全管理需要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2023年8月外网管道开始吊装,需要多台重型起重机械配合吊装,施工难度大,存在多个重大危险源,这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个画面。
为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高效的管控方案,安全员辛平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了多次全面地沟通,比对施工技术方案。“小刘,不是我说,工作是忙但也得细致,你看这个技术交底就不全面,高空作业注意事项写少了。”看着已经有10条的高处作业技术安全要点,辛平还是觉得应该再写一些,应该再加上对危险源变化因数的定量分析,并确定方案控制点的相关责任人。吊装过程中,忙上忙下核对吊装参数、绳索卡具的状态和吊点,可把这个技术安全小队忙坏了,可也真正做到了对每个危险源的演变过程了如指掌。一天未歇,连续工作13小时,共计落实整改危险因素31条,教育交底831人次,保持高度警惕,换来的是一次成功的完美吊装。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坚持,无论是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还是现场施工的细节,小组成员都会严格审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安全。虽然这个小组是项目成立之后才组建的,配合式管理的时间并不长,但大家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敬畏之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让施工现场有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技术就得打好提前量,讲究的就是作业环境+作业行为的综合管理”“安全就是要防在前,管在严”“质量是工程最基础的,要把日巡检与项目部周联查工作相结合”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口号,加在一起就成了项目创效创品牌的保护网、支撑柱。
项目上的人给这种联合管理起了一个有意思的番号,就叫“全家桶式管理”,也定制出了几套全家桶的特色制度。一是坚持每周对分包队伍进行评比建立奖罚制度,对重大危险源每日重点关注并进行挂牌管理;二是深入推进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一台账、三清单”扎实推进“双控”工作;三是定期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及分包人员开展“强基行动”活动,学习新安全法、新规范等;四是坚持分级分类、试点示范,不断探索实施分级管控方法。老把式有了新定义,也让项目管理工作有了大幅提升。(刘绍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