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红言、笃行报国 | 到延安去——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
5825 2025-07-17
枪声响彻山谷,热血染红黄土,捷报传遍陕甘,丰碑永立心间。1935年11月,红军长征到达陕甘边区尚未喘歇,国民党军“围剿”的铁蹄已至,危局再现。就在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一群身着单衣、满面征尘的革命者挺身而出,在直罗镇的山峁间布下罗网,诱敌深入,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的歼灭战,为风雨飘摇的中国革命注入滚烫热血。
追寻先辈足迹,感悟信仰力量。“薪火红言、笃行报国”实践团在探访西安、安吴、洛川等地红色地标后,开启了第四站,前往直罗镇战役纪念馆。
祭奠先烈:以朗诵寄哀思,用青春承遗志
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如今静谧而庄重,却依旧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团成员怀着肃穆的心情,列队肃立,向烈士三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崇高敬意。
两名实践团成员代表以朗诵的方式向先烈们讲述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与祖国的繁荣发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蓬勃推进,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以昂扬姿态屹立世界东方。如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成果斐然、人民生活幸福,这一切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亦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陵园中回荡的激昂声音,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致敬,更是新时代青年接过使命的庄严承诺。
参观研学:解码战役密码,感悟革命智慧
离开烈士陵园,实践团走进直罗镇战役纪念馆,随讲解员深入了解这场战役。193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妄图围歼红军,直罗镇战役由此打响。此战胜利,得益于直罗镇得天独厚的地形——南北群山对峙,中间一条狭窄河谷,成为天然“口袋阵”;更离不开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英明指挥,精准部署伏击,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当地群众也全力支援,送粮送水、传递情报,军民同心筑成坚实防线。这场战役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沙盘实践:历史复盘与青年思考
最后一项活动是《上兵伐谋》沙盘制作。实践团成员们分组合作,根据纪念馆的史料记载和战役地图,用沙土、模型道具还原直罗镇战役的关键场景:从红军如何利用直罗镇的地形设伏,到各部队的进攻路线,再到如何围歼敌人的关键节点,都在沙盘上一一呈现。
从祭奠先烈的深情追思,到纪念馆内的沉浸式学习,再到沙盘实践中的战略推演,直罗镇战役纪念馆之行让实践团成员对“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有了更具体的感悟。 “到延安去”的初心从未改变,“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誓言愈发坚定。
实践团的重走延安之路仍在继续,这份熔铸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终将化为青春报国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新的篇章!